联 系 人:邓老师
联系电话:13765130628
办公室电话:0851-83808769、0851-83611223
邮箱:572530663@qq.com
地址: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关口寨大竹坡81号
《孟子》中的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“,这里的家说的是家风,一个家庭的家风代决定了这个家庭的兴旺发达。
目前,被人熟知的家风古训有《颜氏家训》、朱熹《家训》等。每一家的家风都有所不同,十则家风训言,助您教子成功。
早教利功倍
事实上,在周朝统治的800年里,就倡导从胎教开始传位,那时候,太后听美乐,不吃酸辣和无味,又命三官师教太子,后,成就了周成王。现在,也是如此,孩子的教育应该从胎教开始,孩子出生后,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,环境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。
古人有言“三岁看小,七岁看大“,说的是一个人的品德从小就开始养成了,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,他们这些小孩就像一张白纸,在纸上染上什么样色,纸就是什么颜色!
立志以成事
在曾国藩的家书中有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“,”不为圣贤,便为禽兽“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有梦想,有目标。
曾国藩的家书中还强调一个人立志之后,必须要进行自我的监督和勉励,就像《论语》中的”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“。除此之外,要克服人的惰性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”百种弊端,皆由惰生“。
立德遗子孙
在古代的家训中,重视道德修身的是朱熹的《家训》,朱熹的《家训》中明确说明“有德者虽年下于我,我必尊之,不肖者,虽年高于我,我必远之”。这就是朱熹的《家训》中为重视的道德教化人。
训俭以示子
意思是说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。在司马光的《训康戒言》中,司马光告诉司马康一个人从节俭到奢侈非常容易,但从奢侈到节俭是非常困难的。诸葛亮曾经也说过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“。不论是司马光,还是诸葛亮,目的就是教人节俭。
忠孝立身
教育孩子,一定要懂得孝敬长辈,忠于国家,这是立身的根本。一个不忠、不孝之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。
督学以立本
很多人可能知道”子不学,断机杼“这句名言,其实,这是,孟母督促她孩子学习的方式。
在古代,贫困人民只有的出路就是考功名,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能出人头地。在现代,就需要根据时代来教育孩子,但是读书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烹豕以立信
这是一个故事,以前,曾参和妻子带着儿子去逛街,在街上,他的儿子见到卖肉的想吃肉,曾参和他妻子没有买肉,儿子就大哭,曾参的妻子就告诉儿子,不要哭了,回家妈妈给杀猪肉吃。回到家中后,曾参就要捕猪杀猪,曾参的妻子却说是戏言,曾参认为不能失信于儿子,因此就杀猪来取得儿子的信任。
考山求严实
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事情的时候,需要实事求是,下任何结论的时候,都需要有真凭实据,不能凭主观猜想下结论,有调查才有发言权。
垂范敕“二代”
《帝范》中教育太子要以身垂范。从现在看来,教育孩子也应该以身作则。特别是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。
“宗法”警后世
《包拯家训》里面说到,如果他们的后世子孙为官不清廉者,人死了之后,包家也不承认他们包家有这样的人存在。
十则家风训言中,每一则都不相同,每一则都是教化人的好方法。如果能把这些家训变成自己的家风,那么,子女一定会受益无穷。